5G未來的發展空間
數據融通、柔性化生產是智能工廠的發展趨勢。工業面臨數字化轉型升級,工業互聯網是其必經 之路。而工業互聯網的基礎,在于數據的有效采集和轉換融通,信息及數據的不足和孤立是面臨的主 要問題??傮w看來,5G將極大的滿足我國工作制造的信息化改造需求。
• 我國人口紅利優勢逐漸喪失,通過5G實現機器換人具有巨大市場價值。2014年全國勞動力成 本是十年前的2.7倍,優衣庫、耐克、富士康等世界知名企業紛紛選擇在東南亞和印度開設新廠,中國 大陸地區的機器人密度(每萬名工人的機器人擁有量)為187,遠低于全球前兩名新加坡和韓國(分別 為918和855),但中國增速領先全球,兩年時間翻了一倍,通過5G結合自動化設備實現機器換人,能 有效降低企業的人員成本,促進科技提質增量。
• 中國工業場景大量設備處于離線離網狀態,5G網絡實現新老設備數據聯網正當時。根據兩化 融合服務聯盟的數據,截止到2019年第二季度,調查的15萬家工業企業在生產設備數字化率、關鍵工 序數控化率分別為47%和49.2%,而工業企業智能制造就緒率僅為7.6%,這其中絕大多數為規模以上企 業。隨著5G的商用,有望成為工業互聯網數據互通互聯的底座,5G數據聯網發展空間巨大。
• 5G促進企業數字化網聯應用的蓬勃發展,市場空間極其可觀。數字化、聯網化率不足,也 局限了工業軟件普及率,使重點工業企業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(CAD)、制造執行系統(MES)、 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(PLM)等工業軟件配置率較低。2017年中國企業的94.4%的企業未能做好部 署智能制造的準備,生產設備數字化率只有44.8%,而數字化設備聯網率僅為39.0%。制造執行系統 (MES)普及率只有18.1%,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(SCADA)只有4.7%。中國亟需大幅提升工業設備 設施網絡化水平,突破企業數字化發展瓶頸,大力推動以5G為支撐的工業互聯網發展,在此之上構建 的應用附屬價值極其可觀。
5G低延時、高帶寬特點能夠保證海量工業數據的實時回傳,網絡切片技術能夠有效滿足不同工業 場景連接需求,賦能遠程控制、機器視覺、AR/VR等多個場景。據德勤咨詢估計,2020年至2035年, 5G在制造行業支持的產出將達到20萬億以上,位居所有行業之首。
大量5G工業視覺的落地場景,體現出市場對機器視覺的迫切需求,未來將是在智慧工廠中率先落地的應用之一。一方面由于5G滿足了多路超高清視頻靈活接入的需 求,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國內機器視覺起步較晚,目前正作為智能工廠重點應用大力推進,處在行業迅 速上升期。據Markets and Markets預計,到202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125億美元;到2025年底,全 球市場規模將超過192億美元,機器視覺未來空間巨大。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年度企業調查結果顯示, 2018年中國機器視覺行業銷售總額為83.9億元,比上年同期增長21.6%;研發投入增長至11.7億元,同 比增長32.8%。隨著全球制造中心向中國轉移,中國機器視覺市場正在繼北美、歐洲和日本之后,成為 國際機器視覺廠商的重要目標市場,5G+MEC作為承載工業視覺的新型技術,有助于中國機器視覺廠 家的迅速崛起,甚至實現彎道超車。
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預計,全球工業相機市場將在2020年達到7億美元,2025年增長到12億美元。 按照平均工業相機單價1萬美元估算,2025年工業相機規模能達到12萬臺。其中,按照中國占到全球工 業相機市場的20%,其中5G網絡滲透率50%估算,中國的5G工業相機需求可達1.2萬臺。